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八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六十八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会者各具英洋两元”。 《中外日报》1898年9月29日。二是由行业组织出资或社会集资,如蚕学会“每月经费均有蚕桑局拨出”,而强学会由於位居京师,名贵云集,则能“集款亦数万”。 《中外日报》1898年8月22日。

    ??戊戌时期的政治性学会,虽从其宗旨及活动中透露出明显的“近代性”,但就其组织和活动特征看,仍带有浓厚的旧式文人结社的气息,如聚众讲学的形式,讥评时政的议论,松散的组织,流动性极大的成员,无严格的纪律约束等。戊戌学会以近代爱国主义为基点,以西方近代科学和文化为学习目标,将“讲求实学”和救亡图存紧密结合起来 《谭嗣同全集》下册《致欧阳中鹄书》。,它的产生和发展,冲破了封建专制主义不准文人结社的禁令,给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以极大的推动。

    ??在晚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西俗东渐,出现了一些富时代气息的以改良社会风俗为宗旨的民间组织,其成员大多为知识分子,其组织性质也与各种学会相似。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不缠足会”、“延年会”、“戒烟会”和“剪辫团”等。

    ??不缠足会:清末光绪年间,在西学东渐大潮的冲涌下,与八股文和蓄辫子并称中国三大陋习的缠足,首当其冲地受到革新人士的攻击,人们除了从舆论上予以抨击外,还陆续成立了一些不缠足团体,用实际行动反对这种恶习。

    ??光绪六年(1880年)不缠足会首先在福建厦门建立,规定凡立约画押,保证履行该会不缠足公约者均可入会。公约规定会员的女儿均不得缠足。厦门不缠足会先後办了3年,有会员80余人。

    ??光绪八年(1882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