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第五十六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通用形式,尤以江浙、两湖、闽粤为典型。苏州民居是由数进院子组成的中轴对称式的狭长的民居,在轴线上依次布置着门厅、轿厅、过厅、大厅、女厅(又称上房),大厅是宴客、团聚之处,上房多做成凹字形两层楼房,为家眷的卧室。苏州民居大部分不设厢房,前後房屋间的联系是靠两侧山墙外附设的避弄(廊屋)来解决,避弄由南至北一通到底。主要天井内皆设立一座雕饰华丽的砖门楼,以示气派富有。富商大户的住宅多附设一座精美的花园。徽州民居,多为规整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组合体,并且以楼房居多,木装修梁枋皆有精细的加工。

    ??东阳民居其典型平面单元为H字型,当地人称为“十三间头”,又称“三间两插式”。江西抚河民居,其特色是天井呈横长形式,两厢房很小,仅一开间;湘西民居,因其为两层楼高,并且周围有全封闭的高出房屋的封火墙环绕,远望如官印,称“印子房”;川中民居,其大门是开在正中间,俗称龙门,宅内装修、挂落、花罩等项皆十分考究;云南“一颗印”是昆明附近的民居形式,为正方、小巧的四合院形式;泉州民居亦称闽南民居,其特点是中部三进厅堂,而东西两侧建造南北向的护房,当地称为“护厝”,共同组成大宅院;潮汕民居,是以凹字形平面(称爬狮)和口字形平面(称四点金)为基础的组合性布置,布局紧凑,有防风防晒防雨的优点;粤中民居的类型较多,较为复杂,当地中下层居民中广泛使用一种“三间两廊式”实际为凹字型住宅,用地亦十分节省。

    ??组群式民居是庭院式民居的特殊形式。这是一种大型的、聚族而居的集合式住宅,多分布在闽西、粤东、赣南的客家人居住地区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永定、龙岩、南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