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第五十六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汉中风俗则尚白,民间男女皆以白布裹头,或用黄绢,加白帕其上,谓之“诸葛武侯带孝”。

    ??清代汉族士庶有挂戴佩物之俗,《清稗类钞·服饰》“一身佩二十余物”条曰:“某尚书丰仪约美,妆饰亦趋时,每出,一腰带必缀以槟榔荷包、镜、扇、四喜、平金诸袋……”《红楼梦》写到宝玉的佩物有“荷包”、“香袋”和“扇套”等,如第八回曰:“(宝玉)因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荷包解了下来”;第十八回曰:“(黛玉)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见者气拿过来就铰”;第六十四回曰:“袭人道:‘我见你带的扇套,还是那年东府里蓉大奶奶的事情上作的。’”此外还有玉佩、项圈、寄名锁、护身符等,如第三回写道:“(宝玉)………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红楼梦》第——七回还写到贾琏佩槟榔荷包:“(贾琏)连忙把腰里拴槟榔荷包的小绢子拉下来cao眼。”如此等等,可知佩戴饰物是清时汉族男子中普遍流行的风俗。

    ??4.妇女服饰因旧制

    ??清代一般妇女服饰,受时代风尚影响与统治者思想的制约颇深,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服饰文化特色。清初,汉族妇女,大多数还是沿用明代後期的服装模式,如衫、袄、背心、裤和裙等。但随着人民生活的安定,满、汉族之间的民族交融日益加深,遂出现了满汉妇女服饰互有仿效的趋势,形成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互融局面,城市汉族妇女更是以穿着旗袍为时尚。

    ??旗袍本为满族旗人妇女所穿服,故称为“旗袍”。其形制与官服的袍式差不多,圆领、右衽。领子初时较低,後逐渐加高,到清末时已高约二寸;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