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奇葩
书迷正在阅读:我是三国李世民、人在秦时,未来可期、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秦月当空、只想摸摸的我能有什麽坏心思、反派日记:女主人设崩了、身为超人弟弟的我却成了祖国人、柯南之拒绝告白、珈百璃的幸福生活、疯狂心理师
农民才有钱交折色——而漕运发展到此时,运道艰难,漕船缺失、漕军逃亡,原定的四百万石漕粮征收运输任务已经望不可及。京师百姓的口粮问题的解决,很大部分靠商品粮的输入。 王宗沐在漕运上的见识,即为敏感的发现了这一点。因漕运折色触动了漕运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朝廷一直有反对之声,也有人经常说折色违背祖制,并引用嘉靖帝对当时漕运总督的批评“自今遵祖制,毋轻变”这句话来反对折色政策。 王宗沐则给朝廷算帐:“今云不可改折者,不过曰京仓之积渐寡也每岁约以三百石入运,而恒出一百万以收其盈。每石以八钱折,而以五钱放,计得三钱,则一百万石当得三十万金。再加减存军船三千二百五十余只,每只以扣留行月二粮,赏钞银四十两计之,又得一十三万两。”如此行之几年,国家可得大利。 啥意思呢?王宗沐认为,每年粮食生产是定数。不在甲处,就在乙处。如果京畿粮少,必然粮价高,那麽商人会运粮过来贩卖,就会把粮价打下去。 而每年折色是按照粮食石数折的,这粮食相当於已经在朝廷帐上了。那麽这一百万石粮食因为没有漕粮加耗,每石会产生三钱银子的帐面收益。这笔银子当然可以计入财政收入,因此“国家可得大利”。 要不怎麽说王宗沐这个总漕被视为奇葩呢?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一直在挖漕运利益集团的墙角——因此万历元年,被一拥而上的攻击就不足为奇。 看了这一章,还有谁说改革容易吗?我研究这些资料,都为主角捏把汗——老摩我太难了,累死我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