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扩土(上)
书迷正在阅读:我是三国李世民、人在秦时,未来可期、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秦月当空、只想摸摸的我能有什麽坏心思、反派日记:女主人设崩了、身为超人弟弟的我却成了祖国人、柯南之拒绝告白、珈百璃的幸福生活、疯狂心理师
,不能一味守成。全面掌控东北,为解决帝国痼疾的一把金钥匙,施政者必须见此。 一者东北之地肥沃,河流纵横。最适合大规模种植玉米,成为帝国大粮仓。玉米的亩产量比小麦略高,且秸秆高大,既可用於牲畜过冬草料,又可做柴薪,最适合在东北种植。 从今年辽东推广种植玉米的结果来看,自给自足绰绰有余。朝廷此後再也不用往辽东转运粮食,虚耗国帑。——当然,此不全是玉米推广之功,李成梁以粮食换东珠的贸易被切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业是国家根本,其重要性无可争议。朱翊钧穿越过来,掌权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锦衣卫收集天下粮种信息。 玉米在嘉靖中期即已传入中国,万历元年在北方六七个省内都有种植。尽管玉米和小麦比,有诸多优点,但因没有官府推广,成效完全两样。 今年春季,朱翊钧就让户部抓总,在北方推广玉米种植——尤其是辽东,朱翊钧让刘应节高度重视此事,必须落实。现在结果出来,让张居正和吕调阳无话可说。 朱翊钧认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各流域的肥沃土地,包括这三江汇聚处的大平原,若都利用起来种玉米和小麦,其收成当不下於帝国湖广之稻米产量。 若此事能成,朝廷可开一个北漕——东北粮食运输先用江河,而後海运直送天津,将全面缓解朝廷北方的缺粮问题。仅这一处之利益,朝廷投入这百万两银子就值得。 老摩加更一章,正常发表的这一章晚了近两个小时。——看来,老摩不是两更的命。求订阅、月票什麽的,既然没有加更,老摩就不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