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不一样的边镇
大同镇。 ??大同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胡人的关隘重镇,大同以及山西三偏关驻守的军队数量,是仅次於宣化府的。 ??三偏关,即是位於大同镇南面的雁门、宁武、登古三处,这三处关隘是连成一线的,而且相距不远。再加上型平关和京城北侧的居庸关,构成了拱卫京师的第二道防线。 ??到了大同镇之後,贾瑛明显就发现了,住在这里的军户,看起来要比宣化府的军户更多了一些笑容。 ??而且,大同镇,作为最北边的边塞城镇之一,不仅不显的荒凉,反而十分的热闹,人口也比宣化府稠密了很多。 ??细细观察之下,贾瑛方才发现了其中的门道。 ??因为商路通了!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为了什麽?是为了贸易。 ??古代两地之间的文明交流,信息传递,最关键的其实还是走南闯北的商队。他们不仅能为当地带来急需的物品,还有附带的产业和发家致富的门路。 ??这一路行来,贾瑛就看到了不少的商队,小则数十人,大则成百上千人。 ??商贾就像是一弯活水,给沉寂的边镇带了生气和活力。 ??这些商贾不愿千里北上,当然不是为了那些生活在边镇卫所的军户,而是为了朝廷在大同镇外开设的互市贸易而来,从胡人手中换区牛羊马匹,赶回中原贩卖,其利可翻十倍不止。 ??能往来於大同雁门之地的商贾,多是山西本地的晋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