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资政院和致仕
书迷正在阅读:从遮天开始横行无敌、木叶:我每月刷新一个被动技、诸天从港综开始!、我的叔叔全是大佬、火影:从纲手同学开始、风起南洋、离谱,我都成不朽了聊天群你才来、火影:佐助就爱逛论坛、仙子,可愿与我论道、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为大学士,直接称为资政。” ??“以致仕後的散官勳级定品,一品二品可称资政大臣。” ??还举出例子说道: ??“例如正三品官员,致仕後加从二品散官,那就称从二品资政大臣,正一品的就称为正一品资政大臣。” ??“三品四品可称资政卿,如正三品资政卿、从四品资政卿。” ??“然後以资政大臣或资政卿身份,在翰林院修书。” ??“例如朱国祯,他以前是少保兼太子太保,都是从一品加衔。就让他以从一品资政大臣身份,在翰林院国史馆修书。” ??这又是个新机构,但明显是优待老臣,群臣都很热情。 ??谁没有致仕的时候,群臣对此赞同的居多。认为皇帝是仿照前宋的资政殿大学士,设置官职给罢职官员以示恩宠。只是因为一些臣子没有翰林院经历,不能称为大学士,所以称大臣或卿。 ??想到自己致仕後仍旧能够发挥余热,仍旧受人尊重,群臣纷纷认为,应该设立资政院。 ??但是有一些人,却担心皇帝用资政大臣取代朝堂大臣,尤其是担心皇帝像设置四辅大臣那样,把资政大臣由虚转实。 ??毕竟致仕臣子被起复,是很常见的事情。万一他们顶着资政大臣的身份,和当政的大臣争权,那就很麻烦了。 ??所以他们希望皇帝明确资政院的权力,确认资政大臣不会成为实职。 ??朱由检对群臣的警惕心实在无语,觉得这些人如果不把心思放在限制皇帝上,大明绝对会更强盛。 ??但是在群臣要求下,他也不得不做出表态。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和群臣商议讨论: ??“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