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摇旗呐喊
书迷正在阅读:恶女学姐缠上我、一人之下:我既一人,尽压天下、从九叔世界开始坑师证道、从拜师陈友开始横扫无限、我从斗罗镜像诸天、秦时之儒家小师叔、这些妖女不对劲、刚遇退婚,就被偷听了心声、国漫剪辑:盘点高能名场面!、奥特:这个雷奥尼克斯稳健不了
对於他们来讲,皇帝英明了,官员们才有可能不横征暴敛,自己的日子才有点盼头。哪怕历史一次次证明了这种想法很愚蠢,依旧坚信不疑。 ??倒不是说百姓天生愚蠢,而是他们没啥机会看到史书,即便看到也都是被挑挑拣拣修饰过的,根本谈不上经验教训,反倒成了蒙汗药。 ??那麽这些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是怎麽快速被民间所知晓的呢?答案就摆在皇帝的御书案上,书本对开大小两张白纸,摸着像是棉连纸,单面有字。 ??蝇头小楷大小,不似手写,像是雕版刻印,可墨色又有些厚重,字体生硬呆板,却胜在整齐划一,不仅每列大小相同,每行也是字字相对,最上端还有四个大字:行在见闻。 ??这份东西是东厂番子在街上发现并呈送上来的,已经查明了具体来源,随时都可以拿人问罪。结果被陈矩给压了下来,悄悄放到了御书案上,看到皇帝啥也没表示也就不再多嘴。 ??明朝有种文字传播模式叫揭帖,类似後世的布告,也可以说成大字报。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署名的谁都可以张贴,写什麽内容没限制。不署名的属於禁止之类,被官府发现肯定治罪。 ??当初的妖书案就属於揭帖,还是不署名的,现在这玩意又出来了,可内容比较正能量,除了一些文人们的诗词之外,篇幅最长的就是皇帝为辽东总兵祈福之事,编成了故事在民间散发。 ??到底该不该定罪,不完全取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