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先生缪矣
书迷正在阅读:影视世界从匆匆那年开始、原神之若陀人柱力、凡人修仙:从一介散修开始、斗罗:从俘获女神开始无敌、我家生鲜超市通大明、斗罗,我是唐三的meimei、怪兽入侵,我被当成光之巨人复活、功法被破掉,我更强了、二周目,她们对我恶意满满、斗破从俘获女神开始
表演技术、道具技术,皮影戏人偶戏万花筒之类的原理剖析。 ??其中“乐律”这卷更有价值一点,因为涉及到了物理学的声学部分,比如从流出的残句里可以看到,宋应星有写“一根琴弦绷紧的长度缩短多少比例後,音高就能提高五度(宫商角徵羽一轮,对应西方一个八度)”,还有很多其他的朴素声学研究。 ??当然了,必须承认,在这方面华夏文明古代并不占优。因为古代都不喜欢用数学工具来精确定量研究艺术,只喜欢大而化之地泛泛论道不论术。 ??相比之下,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6世纪就总结出弦长变化和音高变化之间的数学比例了。(中国古代调音师手艺是很不错的,甚至更好,但只是凭经验凭手感,没人去总结声学数学原理) ??宋应星虽然比毕达哥拉斯晚了两千年,但好歹也是补上了这块不受重视的短板,他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从徐光启翻译的西方数学思想借鉴来的。 ??说白了,这两卷比前三卷涉及的工业、手工业要更加不务正业一些,纯粹是娱乐产业,类似後来电影行业的服化道、配乐技术,才那麽不被待见。 ??所以,如果说《天工开物》的前三卷,只会被极个别非常死板的卫道士抨为“奇技yin巧”,那後两卷要是印出来,按照当时的社会开放程度,恐怕是开明人士都会喷是“奇技yin巧”了。 ??毕竟到21世纪,还有很多人喷娱乐科技是“为戏子服务”呢,何况是17世纪? ??都服务於倡伎优伶了,这不“yin”巧还有什麽是“yin”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