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重生北魏末年在线阅读 - 第453章 平抑物价(3000)

第453章 平抑物价(3000)

外,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禁止使用足陌钱,允许百姓兑换昭德通宝,所得足陌钱连同同泰寺的资产尽数运往洛阳熔铸。

    ??在统一了货币的同时,高澄在诏书中明确指出,禁止士族囤积,哄抬物价。

    ??当年萧衍因为市场上各类货币良莠不齐,下令南梁境内只许足陌钱流通,本是好意,却不能遏止士族贪欲,任由他们大量囤积,致使市面上流通货币稀缺,造成三十文可当百文使用的奇怪现象,仅仅是这一招,就使士族财富翻了三倍,底层民众饱受剥削。

    ??高澄自然不会重蹈覆辙,他在禁止士族囤积货币的同时,也担心士族大撒币,使得大量货币涌入市场,炒高盐、米、布的价格,有规定了这三类物资在民间的私人囤积数量,但凡超过标准,便算是囤积居奇,要受重拳打击。

    ??当然了,小高王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绝不会既不准豪族存钱,又不准豪族消费的现象。

    ??世家豪族们当然可以消费,但必须是制定商品,例如瓷器。

    ??高澄改江州昌南为景德镇,在此设瓷局、置御窑,又多建对民间开放的瓷窑,命令大臣张德兴常驻於此,监管瓷器经营。

    ??在高澄看来,士族的财富就应该用来购买精美的瓷器,这才是正确用途,而不是与民众争夺盐、米、布,将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炒高。

    ??同时高澄也从宫里拿出了许多古董字画,运往江南。

    ??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只因为江南货币远超市场所需,造成这种现象,高澄自己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