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不容
地上的零食:“你……喜欢……这个蛋糕还是这包瓜子?” 其他人笑成一团。 後来张衣依旧一句话就能把高润惹得不愉快。她不问问句,即使需要问问题,也总是用陈述句表达和表述,等你去肯定或者否定,高润经常觉得自己不受尊重。张衣不说问句的习惯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养成的,我跟张恒礼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就好像张恒礼这两年变胖了,我要是没去德国,而是跟以前一样天天见了他,视觉上肯定没这麽大冲击。 易续说,不问问题,是张衣从10岁到16岁那6年里受过那3次极重的心灵创伤後,心脏上装的盔甲。就好像家门前掉了一把钥匙,她会捡起来看能不能打开自己家的门,由後续的结果来告诉她事实,而不是拿着钥匙问别人这是你们家的还是我们家的。她拒绝将主动权交到别人手上,那样的说话方式是为了自我防御,她可以接受否定的结局,但不喜欢被动的开始和过程。 易续在发现张衣盔甲的同时,也发现了应对方式: 他告诉高润,当张衣说:“去那家。”,就等於我们说的“要不去那家吧?”。 当她说:“借钱给我。”,就等於我们说的“你可以借点钱给我吗?”。 当她说:“十点,九点起不来。”就等於我们说的“十点可以吗?九点起不来。” 她只是抗拒说问句,并不拒绝你接下来的否定,她也是可以有商有量的。 所以你完全可以说:“另一家可能更好!” “我自己的钱也不够,要不你问别人借?” “十点太晚要不就九点半吧!” 那时易续跟张恒礼犯了同一个错误,他们以为高润能像易续一样跟张衣和平共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