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首辅归位,专属雅称
书迷正在阅读: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人在火影,可不敢当木叶忠臣!、红楼天子、反派王子,喜欢抢外挂、这个反派过於年幼、我一精神病,被挑中参加规则怪谈、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霍格沃茨:糟了,我成伏地魔了
??早在汉代开始,百家就隐隐开始归一。 ??无论是墨家,还是法家,又或者道家的杨朱,其实并没有真的消失。 ??只是随着儒家成为王朝正统,又经历千年的发展之後。 ??这些家除了核心理念之外,其余大多都被尽数改造,变相成为了儒家的一部分。 ??如果在治学上,对於学说学派严谨一些还说得过去。 ??可如果治国上,还囿於门户之见…… ??那只能说,这人无论是学问,还是施政能力,都还不到家。 ??真要说,陈勤之在《谨始十事》之中的建议,不少还都和墨家提倡的节用、尚贤等等类似。 ??所以冯一博才说他“融百家所长,不会囿於门户之见”,自然也是有的放矢。 ??“侯爷不用给老夫戴高帽子。” ??陈勤之闻言笑了笑,又摆了摆手,才道: ??“我虽无门户之见,却终究是儒门弟子,若是侯爷想借儒门圣人之名,行法家之事,老夫自然要斟酌一二。” ??之前他还觉得,冯一博传播新学的方式是歪门邪道。 ??但此时结合更一步的言行,他已经有所察觉。 ??无论是以“君子之名”要求别人,还是所谓“小康”。 ??其中都隐约透露着法家一脉的行事风格。 ??以圣人之言作为准绳,以君子之诛作为手段惩治。 ??看似尊的是儒门,实则行的是法家。 ??而所谓“小康”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引用了法家的话作为阐述。 ??倒不是陈勤之不喜欢法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