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新学和心学
书迷正在阅读: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人在火影,可不敢当木叶忠臣!、红楼天子、反派王子,喜欢抢外挂、这个反派过於年幼、我一精神病,被挑中参加规则怪谈、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霍格沃茨:糟了,我成伏地魔了
??最後,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整个过程深入浅出,又严谨到可怕。 ??原本觉得这和理学没什麽关系,可在明白了这个方法好处後。 ??刘正的心中就有个念头冒了出来。 ??难道,这才是格物致知? ??他有些复杂的看向冯一博,咽了咽口水,问道: ??“一博,你这格物致知的方式,可是出自墨家?” ??杨明新早就好奇的不行,闻言忙将书册夺了过去,在一旁看了起来。 ??冯一博闻言微微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笑道: ??“方法上有所借鉴,但核心绝对是理学的格物。” ??墨家的学说,在百家争鸣之中显赫一时。 ??孟子曾言: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 ??可惜的是,孟子也曾批评这两家说: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很显然,两家和儒家都不兼容。 ??从汉朝时独尊儒术,两家就都没落了。 ??除了墨家的游侠风气还有流传,真正的墨者已经屈指可数了。 ??其实,墨家的思想内核也是“仁”。 ??比起儒家孟子的“仁”,墨家就显得过於理想化了。 ??这也是孟子批评墨家的重要原因。 ??但不可否认的是,墨家的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光学、力学等等的研究,都比後世兴起的科学时间要早很多。 ??可以说,算是科学的祖宗了。 ??冯一博倒是没想起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