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积阴气聚成凶地 乘夜色逃出生天(下
常的久远,两周时期,大多数地名都已经定名。 ??阴地关,汾水关,辛置,阴底都是存留至今的真实地名。 ??所以说山西地理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关於尧舜的历史,本来笔者准备放在系列另外一部作品中深入阐述的。但是由於笔者已经进入了中年危机的特殊时期,身体和家庭状况剧变,是否真能顺利完成整个系列,笔者已经没有过於乐观的预期。 ??所以呢,就在本作的敲黑板时间里先铺垫一些。 ??笔者之前说过多次,尧舜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对接是後世附会。 ??尧舜主要活跃於大洪水时期。 ??结合之前我们讲解过的上古水文,大洪水时期的黄河中下游是巨大的冲击平原,洪水泛滥,几乎不适合人类生存。 ??大禹治水,导河治淤,主要疏通的的是自积石山至河南黄河中上游段。 ??之前我们提到山西的长治平原,在大洪水後留有湖泊,但那还不是当时山西最大的湖泽。周代有九薮,十薮之说,说的就是大洪水褪去後形成的几个大湖。 ??十薮细节,我们後文分说。这里我们先之谈晋地山西。山西当时最大的湖,上古叫做大昭,也称大陆,秦汉时期已经萎缩,故称昭余。湖的位置就在现在晋中平原,太原(晋阳)西南。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就是大禹治水时期的传说,所谓晋阳湖就是指的大昭湖。 ??大昭湖在南北朝的时候规模尚大,郦道元的《水经注》有考,称为邬泽。到了唐代该湖已经缩小为山泊,“(汾州)文湖,一名西河泊,在县东十里。多蒲鱼之利。”(《元和郡县志》) ??而元明之际,曾经的大泽已经仅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