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元气抗性,至诚(4k)
书迷正在阅读:在下,毛利小五郎、综武:读书成圣,以武犯禁、综武:我们的江湖、签约篮网後,不装了,我摊牌了、开局遇见桃花岛主、玄门小祖宗重生後再次封神、综武:皇帝成长计划、武侠:人在大漠,师从七怪、不良人之从玄冥教卧底开始、青云:从拜入朝阳峰开始
头上获得的儒家修行之法,“至诚”与“尽性”之道。 ??《中庸》有言: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正所谓“诚意功夫不间断,天道真机自然感应”,儒门的修行功夫其实很简单,主要就修一个诚意。因为“诚”正是天道的本质,诚意功夫久了,自然天人感应,时到自知。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 ??圣人至诚,其道博厚而高明,博厚可以配地,高明可以配天,“知天命、致中和、成己成物、止於至善”,最终与天地并立为三,便是儒门修行的巅峰。 ??以“至诚之道”凝聚博厚高明的精神力场,压制敌人的精神活性,便是儒门最为独特的修行手段,跟佛陀舍利压制元气活性的特效颇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 ??或许心灵境界不及舍利中的佛性,但靠着对天地的深入感应,对修行的“至诚”,赵青的剑意威力也随之有了巨大的增幅与变化,足以与其站在一个相等的位置上,展开一场精神上的激烈交锋。 ??同时,感应到舍利佛性中自然而然定住周围环境的“智慧之光”,她也明晓了大道无形的真谛,用念而无念,自“坐忘七阶”中的“泰定”之境更进一步,臻至“得道”形神合同为一的领域。 ??由此可见,在修行的过程中,儒释道三教确实可以互相启发,带来特殊的效果。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