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酝酿
建制部队还是总或者是哨,甚至包括队。 当然,段强、胡忠山和马永三人将不再任哨长,而是提升上来和他一起共同管理整个部队,也就是要组建一个营机关或者说是指挥部。 这个方案,李平参考的是抗战时期我军的小团制,即每团直辖4至6个连,有完整的团机关。这种结构比较适合他这种兵力不足以编满9个连的部队,又满足了他想要绝对控制部队的需求。 对左梦庚说的给补1000兵,李平当然不会当真,1000人里能有500人合格就不错了。 原有的三个哨,李平计划不做大动,而是从他们中抽调一部分骨乾军官和士兵去新编的哨,同时相应少量的补充兵力缺口。这样既可以保证有放心的老部队,又可以有效控制新接收人马。 既然是扩军,其中自然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员调整问题。 李平打算将所有队长以上军官的调整任用交给段强负责,并成为他以後的主要工作。而什长以下士兵(包括什长)的调整调配则由马永负责并也做为他日後的主要工作之一。 当然,本次作战有功的官兵和考核出色的官兵在调整时必须要重点提拔使用。这也要求马永的哨必须尽快完成战功的评判和梳理,并拿出详细的清单。 胡忠山日後将负责所有部队(不含宋宝来的保障营)的吃喝拉撒以及营房工作,也就是部队的後勤大主管。这次扩军,部队的後勤和宋宝来领导的以生产为主的保障营将全面分家。 这麽个方案,其实就是後世分权制约和更精细化管理那一套,宋宝来立刻就大约明白了一些,但段强、马永和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