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光宗耀明在线阅读 - 第98章 陛下圣明,商人高见(求首订)

第98章 陛下圣明,商人高见(求首订)

情,“弘治年间,辽东一石粮大约是三到五钱银子;到正德年间,就要至少一两银子才买得到;如今,则要二两多银子了。嘉靖三十七年、三十八年辽境大水,米价更是涨到了七八两银子一石!”

    ??“陛下明鉴:如今诸镇之中,只有延绥改回本色开中,其余诸镇或本折兼有,或尽是折色。边镇军民既众,粮食运抵益少;粮价渐高,边卒饷银既时常欠给、再经盘剥、更难买足口粮,这才时有哗变。而边防之重,朝廷则不得不渐渐加响。草民等窃以为,只怕再有十年二十年,边饷还要倍之。”

    ??朱常洛听完不由得点了点头,经常往北边跑的晋商,在这个问题上看得确实非常准。

    ??明末边防形势恶化之後,确实边饷很快飙升到了千万两左右的级别。

    ??王珣看到皇帝点头,得到了鼓励,继续大着胆子说道:“而如今边镇既已大多折色,这盐引也就成了关键。国初时,只允商民行商报中。陛下曾提到内商,草民便说说占窝霸引。”

    ??“这源头还在成祖时,允了大小官员军民人等皆中,不拘次支给。如此一来,勳戚、内臣、文武臣等,无论是倚势占窝,先包了些边镇仓场所需额粮额草;还是直接向圣上奏讨,所得盐引往往巨万。草民等普通盐商,则有不许过三钱引之限。折色之後,占窝霸引愈演愈烈,这才渐渐有了内商之说。”

    ??“内商既成气候,财计又愈发艰难,再加上可折色纳银得盐引,於是又有内商择期大买盐引。财计尤为艰难时,大发盐引,诸盐场却不见得能尽支。草民等边商还只是将所得仓钞或盐引大部分都卖与内商了事,那些专做市易的水商,往往要一等数年才能支得实盐。甚至,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