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寅吃牟粮才知晓
存利润本息同还,此项财政事务虽算不得户部收入大头,却是江南三织造与内务府争相抢夺的一项收入,江南三织造不仅承担皇室衣料的制作、运押,更大的压力源於康乾时期遗留下来的大笔债务,往年祖宗赏的人情在江南此片欠下多笔工匠织者与当年未结算的工钱以及丝茧与棉花购买所需银两,大量农民与百姓赖以生存的手艺和劳动得不到该得的报酬,仅获微薄的薪资与口粮度日,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愈是弱了,生产的料子甚至比不上往年打下的废料。 皇宫中的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只让百姓背负了更沉重的劳动负担,荣晋虽身在其位,行官之旅却大不如往任织造官。荣府虽奶奶姨娘养了不少,奈何人丁单薄,荣晋膝下无子,有所出的妻妾也只出了素馅儿,本认为荣玉儿是男胎,结果仍是女胎,往年织造府第多与盐宫家族掌上明珠缔结秦晋之好,或娶官宦小姐,一来二去,银钱周转尚小有足余,若有意愿填了帐的,便填一部分,若遇着精明厉害的,滚那几遭儿,银钱儿足些谁也不嫌的。朝中有老情分倚仗的,且先把好日子过着,亏空漏洞什麽的,且叫後头儿的傻蛋子背去罢。 荣晋算个有良心的织造官,他虽晓得自己没有孔圣之才,但食君俸,忠君事也是旗人包衣骨子里传承下来的“好品质”。他细细地算了这笔帐,“由户部拨给的银两和原丝原棉每年应到三十八万六千二百六十八两约致足以派付当年织匠机户薪酬尚可存余来年六成,每年有富余一来可应付不时之需,二来以宫中富余银两生息便可维持织造之府老少基本生活开支,不尚奢侈,理财有道亦可积累少许富余,使子孙後代享祖上之荫。原丝应到五万斤两,原棉仅皇室所需一年也应有十八万斤两,那行军打仗用的棉虽不要求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