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略懂
书迷正在阅读:在美漫中当警察,每天都是假期、斗罗:我的身体里面住着药老、我在美漫导演大事件、人在吞噬星空:我!自律就变强、白粥榨菜管够,我怎麽皇袍加身了、景泰风华、开局少年马空群、奥特时空传奇、人在斗罗,我用金箍棒打崩世界、吾弟大秦第一纨絝
” ??“就怕一共二三百,北方占了一半,那可就难了。” ??“那可不是嘛你们不晓得,在我们江西,想要考出来有多难。” ??浙江和江南的举子,其实是晓得江西的地狱难度的。 ??这麽说吧,在浙江,你九年(三届乡试)能考上举人的水平,可能在江西考个秀才都会翻车。 ??正是因为江西文教水平高,读书人口基数大,所以才会卷到这种变态的程度。 ??但这种内卷,其实在现行的科举制度下,是有利有弊的。 ??明代乡试录取的人数,通常由朝廷按照各布政使司人口和文教情况分配,通常从数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每次乡试全国录取总额约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按照统计学分析,明代中叶的全国乡试录取率维持在4%上下,明代中叶以後,也就是嘉隆万大改革为了控制冗官,录取率进一步降低,到了3.1%左右(因为考进士的举人不止一届,时间久了会堆积出相当数量考不上进士却一直在考进士的举人,通过提高会试录取率、降低乡试录取率,再加上自然死亡,就能慢慢消化掉这批人),单就录取率而言,举人可以说是科举中最难的一关,因而民间也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 ??而对於江西的士子来说,有时候考进士,真就没考举人难 ??举人的名额,对於江西是有限制的,江西那麽多考生,每年能考上的就一百来号人。 ??但进士可没有,进士从原则上来说,是不看你籍贯的。 ??因此,南北分榜,必然触及到江西籍考生的利益。 ??年轻人嘛,总喜欢畅谈这些事情,邻桌的士子们又顺着这个话题聊了下去,基本上都是“如果我是姜星火我会如何弄南北榜”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