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吐血
隆庆帝有些扫兴,将手中的笔放在了大理石笔架上。放下了袖管,往门口望了望,“鲁国公还没到呢?” 鲁国公此时已在外将柳正元的话听了个完完整整,一听隆庆帝召唤,忙不迭的提了袍摆走进来。“臣拜见陛下。” 隆庆帝摆了摆手,“快起来吧,柳卿之词,孔爱卿何见?” 鲁国公姓孔,孔元的那个孔。 他目不斜视,行了一礼,“臣以为,眼下我大齐国力昌盛,人丁繁茂,光是各州府的黄册库便多建了百余所,案牍更是举不胜数,官员日常处理事务之时,所遇突发状况与新奇案件不胜枚举。 这些远非历朝可比,若仍是实行十年修编制度,恐怕许多事办起来无所依据,反受掣肘。 是以,缩短修编周期,确有必然。至於柳阁老所说官员升迁一事,上月吏部考核,本届入职翰林院的诸位学子皆无所长,不适宜外放或授职。” 说着又看向柳正元,“修编一事,是经过内阁票拟的,自也是得到了柳阁老首肯。如今,您怎麽突然反悔了?” 鲁国公虽为一介武将,却颇有几分口才。柳正元被他噎的有些面红,但叱吒官场多年,也不是那麽好对付的。 他仍旧一副温润模样,回道,“先前所奏,只说是要修编直隶会典,并未提及各州府、县志。若只是直隶会典,月余即可,若加之州府一级,怕是耗时太久。” “下届科考仕子,亦可参与其中,如此一来,人多力量大,岂不正可以缩短时间吗?”鲁国公回答的很快。 瞧瞧那没文化的样子,这事儿那麽简单? 柳阁老有些懒得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