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朱皇帝是个好脾气?
舍生而取义者也。 ??没毛病吧? ??完全没毛病,因为他们心里到底怎麽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怎麽答——官场上需要的就是这种标准答案,以证明没有白读圣贤书。 ??可是接下来就完犊子了。 ??问:路上经过多少州县?当地官员官声如何?民生如何?当地大葱/白菜/猪rou价格各几何?答:国泰民安,余者不知。 ??问:我大明眼下有哪些问题?答:皇上圣明。 ??朱劲松翻了近千份的贡试答卷,最後只从这些答卷里看出来两个字。 ??废物。 ??朕圣明不圣明的,用得着你们这些废物评判?朕随便找几个乡间地头的老农问一问,再随便找几个在工坊里做工的工人问一问,得出来的答案不比你们靠谱? ??还他娘的国泰民安?余者不知?安雷娄某,知雷娄某啊!雕毛都不知道一根,你们还知道个锤子! ??差点儿被气疯的朱劲松乾脆没有了再举行殿试的兴趣,而是让人把这近千个士子全部录取为贡士,然後一股脑的塞到了内阁以及各个部堂级的衙门里面,美其名曰实习生。 ??毕竟我大明朝廷初创不久,需要人手的地方特别多,就算这一千多个“实习生”着实废物了些,但是有了这一千多个实习生,多少也能缓解缓解各个部门人手紧张的局面。 ??说白了,这一千多个实习生只要能扎下心来踏实乾,以後升官发财的机会有的是。 ??然而让朱劲松绝望的是,这些读书人在我鞑清时期乖巧无比,到了大明时期就特麽绷不住了—— ??不敬圣人、不重视学问、乱改祖宗法度、与民争利、放纵武夫、杀戮过甚、不仁爱百姓、不重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