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现代世界史在线阅读 - 第25章 共存、对抗和新的全球经济

第25章 共存、对抗和新的全球经济

偿,这些收益远远高於他们的前辈所得到的福利补偿和救济金。这些赔偿减少了人们所受到的困难,也防止了消费者购买力的过度下降。然而,衰退还是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由於自动化、高技术和旧的低效率产业部门(如采矿、造船及其他所谓“烟囱工业”,即传统制造工业)地位的下降,许多工人无法再回到以前的工作岗位上,也无法再以其老技术为人所用。

    ??滞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相结合(被记者们称为“滞胀”),给政府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凯恩斯的理论在战後广受拥戴,它主张在经济增长缓慢时扩大政府支出和实行赤字财政,以提升需求并稳定就业状况。但是在通货膨胀广为蔓延的情况下,这些措施是否可行,就是个问题了。这个两难处境的关键在於,到底是以克制通货膨胀优先,还是以削减失业率为要,令人难以决断。如果要通过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高利率来抵御通货膨胀,则会使投资受到抑制,加剧商业活动的萧条,进而使失业率高居不下。如果政府扩大支出以促进经济活动,或者削减利率以促进私人信贷,则又无异於对通货膨胀火上浇油。

    ??在美国经济陷入麻烦的情况下,西欧工业化国家都希望联邦德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和贸易盈余在扩大投资和生产方面起领头作用。然而,德国对 20 世纪 20 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心存余悸,将控制通货膨胀置於最为优先的地位,它保持高利率,并拒绝扩张性政策,其他国家也遵循同样的路线。到 80 年代初,通货膨胀在美国和西欧得到控制,但在欧洲失业率仍保持着战後最初一二十年间从未有过的水平。高失业率对政府预算造成新的压力,而在工业化世界的所有“福利国家”里,政府预算此前一直在稳定上升。

    ??从 20